当前位置:首页 > bob综合登录 > bob体育推单
bob综合登录
联系姓名:
联系电话:
经营模式:
消费品 传媒、广电
bob体育推单

去博物馆拍还是不拍?

更新时间: 2024-01-03 作者:bob体育推单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不论是出游、聚会还是参观,拍照上传慢慢的变成了生活日常。随着时下人们对精神生活追求的逐步的提升,到博物馆、美术馆拍照“打卡”也慢慢的变成为一种新现象。

  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在特殊的日子或活动中拍照留念。随着社交方式、网络社交媒介的变化,人们已经习惯把日常生活全部记录成照片或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和自媒体平台上,包括吃饭、逛街、旅游,甚至只是待在家,都能成为在社会化媒体上分享的内容。随着时下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逛博物馆、看展览等文化消费活动已经融入了人们的城市生活中,并且慢慢的变多地出现在各种短视频内容中。

  是否开放观众拍照,一直是很多博物馆都在纠结的事情。之前,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单位为方便管理,绝大多数都是禁止拍照的。然而拍照日益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伴随着观众们的呼声,博物馆也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是否开放参观者在馆内拍摄活动。

  2001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文物拍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产出高质量图像的专业摄影需要上报审批,并向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支付一定费用,并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其中还有一条“对公众开放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公开展出的文物,除因文物保护的特殊需要而另有专门规定及说明者外,参观者可以拍照留念。但参观者不得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对文物进行系统拍摄,如有需要,应按照本办法执行。”。从以前的一律禁止,到之后的可以拍照留念,这一规定是文物管理部门看到了社会的需求,顺应时代变化所作出的适应与调整。

  这一《办法》在2016年6月正式发文废止,但废止之后未见有关于博物馆拍照的相关规定出台,是否开放拍照成为了由博物馆自行决定的事宜,甚至于显而易见“不使用三脚架、杆、闪光灯”都只是“约定俗成”而已,这让不少博物馆对于是满足观众需求开放拍照,还是维护自身管理禁止拍照,有些进退两难、无所适从。

  但对于开放拍照,各个博物馆依然犹豫不决,2006年2月《中国文物报》的一篇《在展览上要接近群众,在服务上要贴近群众》的文章认为,博物馆是因为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才禁止拍照的,这引起了一系列讨论,我国的博物馆也是从那时才逐渐有较大规模开放拍照,也逐渐形成了“可以拍照,但不可以使用闪光灯与三脚架”的惯例。2016年,关于“在博物馆拍照傻不傻?”的话题,时任故宫博物院馆长单霁翔也曾表示“博物馆也鼓励在不伤害文物的前提下,观众尽量多地把文物信息带走,带给自己的家人、带到朋友圈。这样对我们也是一种传播。”

  然而尽管全国,乃至世界的博物馆都在逐渐开放观众拍照,站在“禁止拍照”一方的依然不少。这些“禁止拍照派”的博物馆为何需要禁止呢?为什么欧洲有些博物馆在开放拍照之后又重新禁止游客拍照?

  很多博物馆禁止拍照是为了禁止闪光灯,因为闪光灯会给文物带来伤害。以丝绸为例,作为对光高敏感度的文物,丝绸在经历数千次的闪光灯后,就会褪色产生非常明显色差变化,距离超过50厘米,两千多次的闪光伤害才会降到较低水平,但仍然不是无害的,同时还有研究发现,闪光灯红外光的热效应更是会加剧丝绸焦化。

  但对于其他较低敏感度的藏品,也有研究者认为闪光灯与博物馆照明采光相比,并不会造成更大的伤害,他们发现,闪光灯对水彩颜料的伤害,与照度为2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并无所不同。

  我们能确定的是,光照是否对文物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不仅受光照强度影响,更大程度取决于文物本身对光源的敏感度。考虑到不同博物馆藏品情况的不同,由各馆自主决定是不是禁止拍照是能够理解的。那么,除了闪光灯的光照,还有什么是博物馆拒绝观众拍照的原因呢?

  有不少禁止观众拍照的博物馆是为了观众的观展体验而考虑的。有不少观众沉迷于“打卡”,到博物馆仅仅是为了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炫耀展示,热门展品前也有许多观众为了拍照“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拍一张不够,甚至要拍十几张才行,甚至有为了拍照而不小心将手机等摄像设备撞击到展品,为了摆拍跨过围栏或者触碰搬动展品的情况出现。层出不穷的不文明拍照行为给其他观众带来了糟糕的观展体验,也给博物馆日常运营管理以及展品保护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2013年曾开放观众拍照的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因相机引发观众之间的摩擦与矛盾不断,决定于2014年1月起再次禁止游客们对梵高画作进行拍摄。2014年国家博物馆曾开设法国《名馆·名家·名作》展览,当时的国博还未限制客流,参观人数众多,有观众的手机在拍照产生的争执中砸到了参展名画的画框上,差点对展品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国博也不得不在事件发生的第二日紧急通知禁止观众拍照了。在日本,电信厂商为防止手机,而将手机设为即使是静音也无法关闭快门声的模式,若博物馆广泛开放拍照,对其他观众是一个很大的困扰。

  与令行禁止不同,也有博物馆选择放松对游客拍照的管制。过去,英国国家美术馆因为“会破坏参观者们对艺术的欣赏”而禁止观众拍照,一直到2015年才取消了这个规定。2011年以前,法国奥赛美术馆都开放观众拍照,但由于参观人数激增,拍照人数也激增,法国奥赛美术馆修改了有关政策,由一开始的允许拍照,转为了禁止游客拍照,但到了2015年,这一禁令又被取消了。

  本身禁止拍照的博物馆决定取消禁令让人喜闻乐见,以观众的观展体验和博物馆管理为出发点,禁止观众在博物馆拍摄的规定也并不难理解。但“禁止拍照”和“允许拍照”之间真的只能二选一吗?

  日本观众对于在博物馆拍照的需求也不小,2016年在日本几个美术馆进行巡回展出的“底特律美术馆特展”期间允许对展品进行拍摄,但只有在规定的工作日里才能对展品进行拍摄,并且不可将展品上传至社交网站。因为开放了拍照,工作日中的特展也吸引到了不少平时假日没有的观众,也让开放拍照的措施成为了吸引观众的策略。在“不影响观众观展”与“观众需求拍照”之间的平衡举措也许仅在观展人数较少的博物馆中比较适用,同时,该如何对拍照游客进行网上监督,这种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的规定又能给游客带来多大限制等,尚存在不少问题,但这不乏为一种对满足多种观众需求的尝试,可当作一种参考。

  版权保护是博物馆禁止拍照的另一大原因。版权保护在不少展出现当代艺术家的博物馆、画廊中是十分受到重视的,并且由于对每个展品进行标注在现实实施中是有难度的,就算有个别展品作者愿意开放摄影,观众们往往也只会被直接告知“禁止拍照”。在私人博物馆,或者现当代艺术展中,出于版权保护而禁止拍照不难接受,但不少人对展出古代文物等展品的公共博物馆中以“版权保护”为由禁止拍照提出质疑,甚至有不少观众认为这种博物馆禁止拍照的行为是为了方便出售博物馆展品的明信片和图录等衍生品。

  还有不少欧洲皇室的皇宫是作为博物馆而向大众开放的,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禁止游客拍照,究其原因,原因是信仰关系,也原因是皇宫本身就具有的意义非凡,也有的说法是这类博物馆禁止拍照是出于建筑本身的安全考虑:以免宵小通过照片勘察建筑内部等。

  开放拍照是满足观众的需求,然而不开放拍照也不单单是因为保护文物,同时也有为维护观众观展体验的考量在内,在博物馆贴近大众,为大众考虑的同时,作为观众,也应该怀有同理心站在博物馆以及展品的角度思考,依照博物馆的规定观展,共同保护展品,维护观展秩序。

  人们社交形式的变化其实是伴随着科技的变化而来的,“打卡观展”成为了年轻人新的观展形式,这种“打卡”最重要的就是拍摄到的素材,不论是静止的照片,又或是视频vlog,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的一幅画或是一件作品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展览开始尝试以吸引人眼球的方式来进行,沉浸式、体验式展览,成为了热门追求的新目标。

  《清明上河图3.0》将文物、科技、艺术结合起来,利用360全息沉浸交互和4D球幕影像等让人们与画互动了起来;正在国家博物馆的《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展览,利用灯光、音乐、VR等技术,让人们体验与平面画作完全不一样的梵高世界……除了将经典名家画作转变为沉浸式展览,还有TeamLab沉浸式展览,如《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等现代艺术展览,都让人们手中的相机、手机拍得停不下来。可以说,这样的新式展览设计,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拍照欲望以及“打卡分享”习惯,绝对是喜爱拍照的人们的好去处。

  但是,允许拍照、鼓励拍照绝非表示观众们可以为满足自己拍照的需求而为所欲为。参观展览若遇到禁止拍照的情况,那么就依照展览规定收起相机,静静的欣赏、体会展品所要诉说的故事;遇到允许拍照的,我们也依然应该静静的欣赏、体会展品,在遇到触动不已想拍下留念或者以后回顾的展品,也应该在不破坏展品和不打扰其他观众的前提下,文明地进行拍摄。同时,博物馆的珍奇异宝,不应该沦落为人们“打卡”的工具,成为人类肤浅彰显自身的杂耍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