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供求
企业供求
联系姓名:
联系电话:
经营模式:
消费品 传媒、广电
企业供求

沉浸式“玩转”大海科技馆怎样“炫技”

更新时间: 2023-11-25 作者:企业供求

  登上巨型宝船,跟着郑和下西洋;踏进深海空间站,一探万米海底;坐上360度动感平台,来一场海上历险……‍‍

  9月19日,2023年青岛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启动,国内首个海洋主题特大型综合科技馆——青岛科技馆开馆炫“技”,打开了“海洋·科学·人”的“魔法世界”。

  “约不上,根本约不上。”青岛科技馆一开馆,充满好奇的人们一拥而入,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很快,首个周末的预约就满了。

  这几年,科技馆成了不少城市的文化地标,游客打卡、市民游客遛娃的好去处。我们逛科技馆是在逛什么?科技馆如何让人越逛越想逛?

  马克·吐温说:“科学真是迷人。”一个小小的科学原理,往往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一个新的可能。打开科学“任意门”的科技馆,是怎样的存在?

  奇思妙想的“理科生”。科技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逐渐兴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量新知识、新发现争奇斗艳。为了纪念人类的这些伟大发明,世界上第一座科技馆——法国国立技术博物馆,于1820年应运而生。馆中收藏了当时先进的机械、仪器和其他各种发明的实物和模型,并对公众开放。如果说,历史博物馆像文科生,充满了人文气息,那么科技博物馆则像理科生,充满了奇思妙想。目前,中国已构建起446座达标实体科技馆、657套流动科技馆、1764辆科普大篷车、1124所农村中学科技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五位一体”、覆盖全国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

  “哇”声一片的“魔法课堂”。到历史博物馆更多是“看”,到科技博物馆更多是“玩”。在这里,书本上枯燥乏味的一条条公式,转化成一场场生动的体验,在“玩”中获得知识,在“玩”中开启想象。动手转动阿基米德螺旋,来一场运水大作战;来到“码头实验场”拼装通风管,探究伯努利原理的秘密;躲进会讲故事的海水泡泡里,探寻大海的故事……在青岛科技馆,6个常设展厅、239件互动展项,集展示、视听、体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科学的多种“玩法”让观众大呼过瘾。

  “焐热”知识的“科普家”。牛顿三大定律、开普勒三大定律……听到这些术语,是否有些“头大”?但是,“如何从黑洞身上偷走能量”“有没有三体人”……听到这样一些问题,是不是立刻有了兴趣?科技馆犹如一位技能高超的“科普家”,让科学知识以通俗、有趣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比如,青岛科技馆的科学真人秀通过展示“光刺气球”,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光能转化为热能的科学原理。除此以外,多种大型多媒体技术、VR演示、物理交互装置的应用,让科学知识以很酷的方式进入人们的大脑。

  德国诗人布莱希特曾说,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这种不断的接近是永远都不可能停止的。人对科技馆着迷的原因或许也藏在其中。

  “好奇星人”。相比这个星球上的其他动物,人类有着更大的脑洞,天生就是“好奇星人”。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从“十万个为什么”开始的。小时候,一块磁铁就能让我们玩上大半天。长大后,我们会关注华为新手机多了哪些“黑科技”,会对刚刚发布的智能汽车跃跃欲试……这种好奇的天性和探究的欲望,沉淀在我们的基因里。科技馆打开了奇妙世界的大门,它就像一块巨型磁铁,吸引着大大小小的“好奇星人”前去一探究竟。

  “精神加餐”。人要一直摄入精神上的食粮,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又一大区别。所以,人们喜欢读书,听讲座,逛历史博物馆、科技博物馆。“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科技馆就像一所“科技大学校”。从浩瀚宇宙到微小细胞,从农业“赛博朋克”到深海寻宝探秘,它包罗万象,让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也让我们对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更多思考。这样的“精神大餐”,人们怎能不爱?

  “启蒙种子”。院士高鸿钧热心于给孩子们做科普,他曾说:“我不知道能在谁的内心埋下科学启蒙的种子……但我相信,一定有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在科技馆,孩子们邂逅科学、爱上科学,一次点击、一次触摸所引发的奇妙反应,或许就能引燃孩子们梦想的火花。作为家门口的科技馆,青岛科技馆也将为孩子们种下探秘海洋的梦想种子。

  物理学家弗兰克· 奥本海默曾提出“观众体验”理论,这被誉为现代科学博物馆建设的“指南针”。当下,人们逛馆的需求,已经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人们迫切地需要在逛馆过程中“看见自己”。

  有理有文,有血有肉。科技不是冷冰冰的,科技馆也不应“千馆一面”。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科技馆需要体现“地方味”“人文味”,为地方代表性科技成果留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讲好背后的科学故事、人文故事。比如,四川科技馆按特殊的比例复制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展示地方科技特色;重庆科技馆外观采用石材与玻璃两种材质,彰显重庆山水之城的特征;青岛科技馆以“海洋·科学·人”为主题,设置海陆变迁、航海发展、海洋现象、蓝色生态、探索深海等展厅,为公众带来一场奇妙的海洋科学探索之旅。

  常更常新,常来常往。上海科技馆馆长曾焦虑于场馆更新:“现在科学发展太快了,这让我们很‘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不得不面对,也有法可解。比如,英国伦敦科学馆威康展馆坚持一件展品最长展出2年的制度,美国旧金山探索馆则要求每年新增展品20至25项。科技馆可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等组成联盟,构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借力更新,让新颖、有趣的科普内容不断呈现。

  有“数”有“据”,入耳入心。来科技馆的多是哪些人?他们的体验反馈如何?科技馆不妨用好大数据等技术,为用户精准画像,作为精准服务的依据。比如,国内有些大型科技馆曾做过统计,在游客中,亲子组团游占比超过七成。不过一些科技馆的展览说明和讲解词略显深奥晦涩,让孩子们直呼“听不懂”。按照每个用户画像,量身定做服务,让科技馆更有“逛头”,让科普真正入耳入心。

  有人说,历史博物馆存放“过去”,科技博物馆通向“未来”。让科技馆成为打开未来的那根“魔法棒”,点亮我们对新奇的渴望、对远方的向往。